
元宵由来
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又叫做上元节、元夜、灯节。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,叫做元月,古人把夜叫做“宵”,所以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样来的。
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,人们对通常吃元宵,放花灯,赏月来加以庆祝,也是庆贺新一年春天的开始。
喜闹元宵
淮安人有“早吃汤圆,晚逛灯会”的习俗。
汤圆的名称,和“团圆”字音相近,取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之意,象征全家团团圆圆,和睦幸福。汤圆的品种有豆沙馅的,芝麻馅的,桂花馅的……更有“洋糖油” 的,那就是用猪的大板油切成丁状,用绵白煻搅拌,放在大口玻璃瓶中腌制十来天后,用作汤圆的馅心。
淮安人真正而实在的年味,是从大年初一早上的一碗汤圆开始,到正月十五,一直到二月二“龙抬头”早上的一碗汤圆结束。
正月十五,运河畔通常流光溢彩、桨声灯影、歌舞浪漫的繁华盛况,同样引得历代文人骚客、名士才子缱绻逗留,吟咏不绝。
唐伯虎《元宵》诗:
“有灯无月不娱人,有月无灯不算春。
春到人间人似玉,灯绕月下月如银。
满街珠翠游春女,沸地笙歌赛社神。
不展芳尊开口笑,如何消得此良辰。”
家家挂灯结彩,搭松门彩棚。五颜六色,千姿百态,争奇斗艳,那技艺精湛,巧夺天工的盏盏花灯,顺地滚动的兔儿灯、自动化的走马灯、举在手上的青龙灯、提在手上的蛤蟆灯、背在身上的小马灯、挂在屋内的荷花灯、金鱼灯,千姿百态,吸引了如潮如涌观者。


欢聚美好
这个元宵节,我们相约里运河畔,坐游船、搓汤圆、做花灯、猜灯谜、庆团圆,喜闹元宵!

正月十五(2月26日)当天
凡乘坐游船游客即可得花灯一只
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
来试试呀
共赴河南 (打一台湾歌手)
点开一探谜底
牛两头,羊两头,两个两个合一起。(打一成语)
点开一探谜底
远看一头牛,近看没有头。
点开一探谜底
牧童玩吉他 (打一成语)
点开一探谜底
棋子放哪里 (打一成语)
点开一探谜底
全对的小伙伴火速留言,前五名赠元宵彩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