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精彩分享>唯美图片>水渡口

唯美图片

水渡口| 2017/10/17 17:15:05

        水渡口:明成化(1465—1487)年间,因一次黄河暴涨,浊流倒灌,使清江闸以西的清江口淤塞,运艘稽阻,商旅裹足。遂在今水渡口附近淮河边开辟码头,将淮河、里运河船上的货物全数剥卸下来,用车辆转搬,再装船北运、南输。里运河与淮河之间遂形成一条转运的车路,车路与东西横街的交叉处,便叫“车路口”,而这条横街,也就被称为车路口街,是为东长街的最初名称。一时间,车路口成了南来北往的咽喉,喧声不息的闹市。鼎盛时期,车路口街沿淮河堤一直到草湾,所以,以车路口为界,向东、向西又有大、小车路口街之别。为了方便百货转搬,正德六年(1511),在今水渡口淮河边开清江坝,“遇清江口淤塞,即经此达淮。”(正德《淮安府志》卷五)时该坝为软坝,里运河船可直抵坝口盘驳,免去陆运之艰。通坝河道与车路口街的交汇处必须设渡,于是有“水渡口”地名。
        水渡口是黄河水患赐予的名字。它地处今淮安市区东北角,在市区与楚州区之间。穿城而过的大运河由西向东蜿蜒而来,到了老坝口的地方,突然向南,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月亮湾。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,早已借淮河入海的黄河突然发了脾气,在老坝口处撕开200丈宽的大口子。老坝口决口处出现了一个方圆约700亩水面,人称大口子,或曰大口湖。
        关于水渡口的历史源远流长。水渡口石碑位于东长街和南北走向的清扬路的交叉路口,该处即为清江浦土圩的东圩门口,碑文的下款“圩内外商民共建”即能充分证实这一史实。当年,清江浦受捻军的不断骚扰进攻,于是于清咸丰十一年(1861年)冬天开始筑土圩,次年即同治元年(1862年)三、四月间建成。二年后,即同治三年春到同治四年秋吴棠又筑了清江浦城,整个里运河北一大片都在城外。
        说起水渡口,不得不先说说与之密切相关的小市口。从现市中医院南墙(原仁慈医院南大门)开始,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市口巷,向南直到越河街里运河北岸。这条小市口巷可来头不小,光绪丙子《清河县志.新建县城图》清楚标明这条小市口巷为明清时期的通京大道,南起里运河北岸的臧家码头,北经四门楼(在同庆街的尽头),穿过同庆街,再北经双当铺街(即现东长街)小市口、水渡口,再稍西北至北圩。1936年张煦侯《淮阴风土记》也记载说:“通京大道自臧家码头,过四门楼至西北直抵马家大堰黄河边。又渡黄经王家营而北上。今双当铺街以北为仁慈医院所隔断,淮南段尚存旧时车辙。”从这里可见古水渡口就在小市口北侧不远处的古黄河边。
        通京大道和双当铺街的交汇处即叫小市口,位于古水渡口南侧不远处,亦已成为十分繁华的综合性集市贸易处,客栈、各种店铺鳞次栉比。后来黄河大量泥沙淤塞,水渡口东移约110米,即位于东圩门处的东长街的最末端,水渡口渐渐冷落,更由于清江浦清江大闸以西的运道浚通,水渡口失去了往日的作用,小市口也随之失去曾经的繁华。但在古时,从小市口到清扬路这短短的约110米长的东长街曾叫水渡口街,从光绪丙子《清河县志.新建县城图》可以清楚显示。
        水渡口是明清时期通京大道的必经渡口,也曾是漕粮驳运重地,位置险要,在清江浦显赫过。“水渡口”石碑是水渡口由兴盛而衰落的历史见证,既然是重修,说明历史上曾有过水渡口石碑甚至碑记,因此由朱锦和先生书写的这块重立的碑石,显得弥足珍贵。


联系我们

Information

  • 官方微信

  • 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