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精彩分享>唯美图片>济安水龙局

唯美图片

济安水龙局| 2017/10/17 17:09:07


        济安水龙局:属于民国时期消防建筑。因为当年街道建有很多商铺,由于担心失火,所以由商人和民众集资建成。门额上有“济安水龙局”字样,旁边有“民国七年商民共建”字样。主要负责越河街及相邻地区的消防事务。清末明初,救火设备非常简陋,当时相对先进的救火工具,是俗称为“水机子”的水龙。其主件蓄水柜由硬木制成,上有带动活塞的压杠,连接一端为金属碰头的喷枪,中间是数米长的帆布输水管。
        济安水龙局救火的主设备为两条水龙,一条叫洋龙,一条叫土龙。洋龙为椭圆形的大木桶,桶底下装四个轮子。桶中间有一个水压装置,两边各有两三个人压木杠子,一上一下,使受压后的水通过管子、水龙头喷射出去。土龙和洋龙差不多,只是桶底下没有轮子。火情发生时,先有人敲锣。听到锣声,不穿制服的没有大姑娘跟后追的“消防队员”从各家里窜出来,跑进济安水龙局,戴好袖章(没戴袖章不准参与一线救火,因清江浦商铺居多,怕人乱中作歹,偷东摸西)。根据救火预案,一部分人点亮火把,一部分人前拖后推洋龙,一部分人抬起土龙,一部分人担起水桶,一部分人持耙握斧,浩浩荡荡向火场奔去……。后来,由于有了正宗的消防队,水龙局和它的两条水龙,就慢慢不用了。
        据《淮阴市志》的记载:当时淮安城有7个这样的组织,分设在安涉桥、牛行街、博古路、北门桥、东长街、娃娃井等地,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处水龙局相继被拆除,现只有济安水龙局仅存。


联系我们

Information

  • 官方微信

  • 官方微信